张氏骨科传统接骨医技
合江张氏骨科传统接骨医技是合江张氏骨科医院医生张秋禄祖传的独特技艺。这一医技创制于清宣宗道光十八年(1838年),至今也有近200年历史。
合江张氏骨科传统接骨医技,又名“张氏骨科传统接骨法”,清宣宗道光十八年(1838年),张浚伦拜师黄角乡的韩岩张才德学会从医技术,从此开始在黄角乡砂滩子潜心研究传统接骨技法。并形成独特的一项技艺逐代传承,只传男不传女。1958年,张秋禄的祖父张玉从乐山专区森林工业局峨边县职工医院回到合江县甘雨镇卫生院,继续从事骨科接骨医技,并将传承人张秋禄纳入培养。张秋禄成为卫生院主管骨科副院长。张氏骨科传统接骨医技也正式定名而由原来的民间家族融入社会,从当地民间走向毗邻几个省、市、县、区。合江县志记载:“张玉医学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善用草药、单方、验方治病……骨伤科尤为所长。他正骨手法精当,患者常不服药即愈。”2007年8月,张秋禄个人独资600多万元创办了合江张氏骨科医院,成为合江县乃至周边地区唯一一所专科骨科医院。张秋禄在甘雨卫生院从事骨伤科工作二十余年,曾担任副院长,多次担任县人大代表。历经近200年的风雨历程,张氏骨科接骨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到如今的张氏中医骨科医院,谱写了张氏传统接骨医技的新篇章。
张秋禄生长在医学世家,从小对祖传接骨医技耳濡目染。在他高中毕业后,为了传承祖业,放弃读大学机会,转而继承祖业,潜心学医。张秋禄经过家中长辈的悉心传授和多位名师的精心指点,加上自己几十年的努力实践和刻苦探索,成了川南黔北渝滇等地小有名气的传统接骨医技的集大成者。他集成并发扬张氏骨科传统接骨医技秉承传统中医理论,贯彻“辨证施治”原则,运用物理杆原理,找出支点,运用物理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和骨折移位方向而决定接骨手法,使骨折部位迅速复位,该手法轻巧灵活,整复过程时间短,有时能立杆见影,患者痛苦能立即消除。夹板及药液配方由67种中草药组成,接骨基本程式为先观察、再接骨、最后按摩。主要技法为摸、接、端、提、拨伸 ,牵引、按摩,整个流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最长时间不超过1分钟。接骨夹板的大小,用力的轻重,按摩压穴的深浅,用时的长短,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性别、病症位置、病情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