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船工号
合江县赤水河船工号子主要是产生于境内的赤水河流域、望龙、焦滩等乡镇,并向黔北、渝西地区传播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劳动号子。
合江境内由于山峦重叠,江河纵横,清、民时期交通不变,货物流通、客运往来,皆需木船载客运货,于是柏木帆船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一船之主为艄翁,行船停船、闯滩斗水,该快该慢,众船工皆听艄翁击鼓为号指挥船行,统一扳桡节奏。根据摇橹扳桡的劳动节奏,大约在清朝中期,才兴起了号子。
赤水河船工号子其特色是“腔高嗓亮”,基本调式是以川剧清音唱段为主,或以川剧旋律即兴地把地名、物产、历史、人文、景观为题进行创编,节奏在规范中又有变化,带有一定的即兴成分,具有雄壮、激越的音调,又有悦耳、抒情的旋律。
赤水河船工号子:号子头(艄翁)根据江河的水势不同:明滩、暗礁对行船存在的危险性,根据摇橹扳桡的劳动节奏和上水、下水、险滩、拖滩头以及抛河等不同水势,创编出一些不同节奏、不同音调、不同情绪的劳动号子。歌词内容主要反映农民在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吉祥发达,纯朴的爱情,美丽的山川等,有的歌词约定俗成,代代流传,而更多的是即兴发挥,把社会状况,地方特产,民风民俗融为一曲,一般是由出色的艄翁领腔,众人唱衬,人数不定,但脚步节奏统一。有时一领众和,有是相互竞赛,戏谑揶揄,随机应变,既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又消化了烈日下劳作的疲乏。
赤水河船工号子主要是以川剧清音为音乐元素,唱词也很丰富,往往以地名、物产、历史、人文、景观或川剧唱段为题进行创编。比如上水号子的唱词为:“船到滩头水路开,王爷菩萨要钱财,你要钱财烧予你,保佑船儿上滩来,闲话几句随风散,说几句来把船拉,江南牡丹朵朵红,二郎广州称英雄,三人结拜情意重,四海龙王在水中,五子灵童斗个勇,六国抒情把相分,七岁安安把米送,八仙过海显灵通,久跑江湖人称颂,十载寒窗苦用功,读书又怕挨屁股,丢了书本跑江湖”。旋律、节奏在规范中又有变化,带有一定的即兴成分。具有雄壮、激越的音调,又有悦耳、抒情的旋律,在行船中起着统一摇摆扳桡的动作和调剂船工急缓情绪的作用。